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汪灏编成了《广群芳谱》一书。这是在《群芳谱》的基础上增补删定而成的一部植物学巨著,全书100卷,包括五谷、桑麻、瓜果、蔬菜等内容,对每一种植物都详细叙述其形态、特征以及栽培方法。乾隆七年(1742年),大学士鄂尔泰从旧文献中搜辑有关农业的资料,编成《授时通考》78卷,内分天时、土宜、谷种、功作、劝课、蓄聚、蚕桑、农余八个部门。以上两部书都是奉皇帝谕令编纂,属官修著作,不仅反映了清政府对农学的重视,而且对清前期农业的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
《捕蝗图册·用灯捉捕》
在清政府组织人力编写农书的同时,一些生活在乡村的知识分子,在参加和研究了农业生产之后,也写出了一些有价值的农学著作。张履祥所著《补农书》,系统地记述了明末清初江南地区农家经营与农业生产技术的各项具体措施,特别注意农作物的栽培制度,土地的深耕通晒,施肥壮秧以及合理密植等,对除草、中耕、追肥、烤田、防虫、收割、收藏等方面尤有详细规定,以至于“凡田家纤悉之务,无不习其事而能言其理”[13]。